“三分钟奇迹”心机商标,潘婷回应了!
2025.07.16    
分享至:
新闻简介:商标bug为何层出不穷

7月14日,“潘婷三分钟奇迹是商标”冲上热搜,引发广泛热议。据媒体报道,潘婷“三分钟奇迹”洗发水,产品背面有几行小字表明“潘婷三分钟奇迹”是注册商标,产品名称并不是功效宣称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6151455.jpg




对此潘婷相关负责人14日回应称,“潘婷3分钟奇迹”是注册商标,于2020年注册,在产品包装及电商页面均有清晰标注。

该负责人同时提到,潘婷3分钟奇迹护发素的功效宣称“3分钟修护三个月累积损伤”是有数据支持的。“数据来源于第三方试验报告,模拟经历了三个月累计损伤的发束(1次漂染及20000次机械梳理)在使用潘婷产品3分钟以后能得到显著改善。”


01.

申请3秒奇迹商标被驳回 

宝洁多次擦边引热议

据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,潘婷母公司宝洁公司已申请注册“分钟奇迹”“3分钟奇迹”“潘婷3秒奇迹”“潘婷3分钟奇迹”商标,国际分类均为日化用品,除“潘婷3分钟奇迹”商标已注册成功外,“分钟奇迹”“3 分钟奇迹”商标申请已被驳回,均处于无效状态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6151503.jpg

值得注意的是,宝洁公司已成功注册多枚“炫白 LUXE”“炫白”“佳洁士CREST3D炫白”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日化用品、厨房洁具等。公开信息显示,佳洁士3D-LUXE闪耀炫白牙膏是佳洁士品牌推出的口腔护理产品,亦称“小蓝钻”,定位为结合美容理念的美白牙膏。

对此,律师表示,商家采取欺骗性的文字,已经触犯法律。据我国《商标法》规定,会对产品的品类、产地、质量以及规格产生误导的词语是不可以作为商标使用的。

律师表示,如果认为权益遭到侵犯,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寻求帮助,必要时也可向法院起诉,要求商家赔偿。



02.


心机商标随处可见

消费者深陷"消费陷阱”

无独有偶,除了宝洁之外,美妆行业的“心机商标”也不在少数。


冷酸灵申请了“医研”、“即速 60s” 等商标,并标准在外包装,让消费者以为其产品具有医疗功效或能在60 秒内快速起效。

欧莱雅公司于2019年推出“NECTAR ROYAL 花蜜奢养”护肤产品。该产品成分并非花蜜,但也是因为“心机商标”使用“花蜜奢养”作为产品说明。

除了欧莱雅之外,法国娇兰在2010年推出名为“ABEILLE ROYALE 帝皇蜂姿”产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,将成分作为商标注册申请,成功之后在外包装展示,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有相关的功效成分。

最终欧莱雅因为此事收到了法院判决的120万元的罚单。并在其官网及微博首页连续15日公开发布声明,消除影响。

当然除了美妆之外,食品领域的心机商标更是随处可见。比如,“山里来的土”鸡蛋、“0添加西”梅,“只有水盐和面粉,其他没了”调味品,“零蔗糖”冰激凌、“安踏断码”“120W”充电器……引号里的文字并非商品特质,而是商品的名称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6151521.png

实际上,“土” 鸡蛋并无国家标准,而“0添加”正在被新国标禁止标注,“120W”充电器实际只有12W功率。很多消费者表示,自己很容易被这些商品包装上的描述吸引而购买。

知名品牌也有不少类似情况,白象“多半”袋面、“千禾0”酱油、“六个核桃”、今麦郎“手打”挂面、汇源“百分百”等均为注册商标。



03.


商标bug为何层出不穷

消费者如何练就“火眼金睛”

市场上存在大量“心机商标”的现象,尽管《商标法》对商标注册有明确规定,但仍难以完全杜绝,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:

一、审查机制的内在局限性

主观判断差异:商标审查中,对“欺骗性”“不良影响”等概念的认定具有主观性。例如,某些暗示性词汇(如“纯天然”“特效”)可能被不同审查员作出不同结论。申请人常通过模糊表述或打擦边球的方式规避审查。

信息不对称性:审查员依赖申请人提交的材料,难以全面核查商标的实际使用场景。例如,某商标在特定行业(如保健品)可能具有误导性,但审查时若无行业背景补充,可能被放过。

时效性压力:中国商标申请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(2023年超700万件),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内,平均每个商标审查时间有限,难以对每个案件深入调查。

二、申请人的规避策略

拆分注册与组合使用:将敏感词汇与无害元素拆分申请(如单独注册“特供”图形后再组合使用),通过形式审查后在实际使用中拼接。

多类别注册(如同时在食品、化妆品类注册同一商标),利用分类审查的漏洞。

国际商标体系利用:通过马德里体系或海外注册“曲线救国”,再以“国际品牌”名义在国内市场宣传,规避国内审查。

持续申请与异议拖延:即使被驳回,申请人可通过反复修改、异议程序延长流程,期间抢先使用商标占领市场。

三、监管与维权的现实难点

被动保护机制:商标局主动驳回仅针对明显违规案例,多数问题商标需依赖在先权利人(如知名品牌)或公众举报,但中小企业常缺乏监测能力。

维权成本高昂: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需耗费数月甚至数年,而侵权商品可能已通过电商、直播等渠道快速变现后下架。

地方保护与执行差异:部分地区对本地企业商标纠纷存在保护主义,或对“近似商标”的执法标准不统一。


东耳观点:“心机商标”本质上是法律滞后性与市场逐利性博弈的产物。随着新业态发展(如元宇宙虚拟商品商标),这一问题可能更复杂。根治需兼顾审查效率与精准度,同时提升市场主体法律意识,形成“申请自律-审查智能-维权高效”的闭环。


【版权提示】

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!

美美与共 东耳文传

地址: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街697号

邮箱:mucheng2009@foxmail.com


Copyright © 2020  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东耳(金华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12027953号-5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东耳头条号
关注我们:
  • 首页
  • 联系电话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跳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