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国家药监局最新通报及行业动态,截至2025年6月底,我国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和备案总数已达272个,呈现稳步增长趋势。
在通告中药监局表示:"国家药监局大力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,持续优化新原料注册备案程序,加大对行业指导力度,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,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,又释放市场创新活力。在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有力推动下,我国注册备案的新原料稳步增长。"
从核心数据来看:
2021年:仅6个新原料完成备案(新规实施初期,企业观望态度明显)。
2022年:备案数量增至42个,同比增长600%。
2023年:全年备案新原料达72个,较2022年增长71%。
2024年:90+
2025年,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仍在狂飙。
今年上半年,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达80款,较去年同期的46款,激增73.9%,半年备案量已逼近2024年全年90款的总量。按此增速,全年新原料备案数量或能很快突破100大关,创下历史新高。
从备案主体看,本土企业以69款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国际企业贡献了11款。
拉长时间维度,深圳维琪科技累计成功备案18款新原料,是目前备案新原料最多的企业。其中,11款为肽类原料,4款为中国特色植物原料。
从地区来看,深圳、广州等地成为备案主力:深圳企业2025年新增备案14款新原料(增量全国第一),当地研发企业从2022年仅2家增至20余家。山东、浙江依托政策与产业链优势加速布局,如山东省制定化妆品产业“十五五”规划,推动华熙生物等企业协同创新。
广东、上海两地以全国近50%的新原料备案量领跑全国,全国首个注册新原料于2024年落地上海,政策红利精准滴灌+创新生态厚植土壤,双轮驱动行业高地加速崛起。
广东、上海密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,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:对纳入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的新原料给予资金扶持(如广州对企业累计最高扶持500万元);按产业化营收规模给予梯度扶持(如广州对企业最高扶持150万元);重点倾斜合成生物技术及特色植物资源开发(如深圳对中国特色植物原料补贴高达200万元);上海设立工作专班实现5日内快速响应企业咨询。
从功效来看,功效性原料成为重点。
从今年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类型来看,生物技术原料高达34款,其次是植物原料有25款,化学原料19款,动物原料2款。
生物技术原料中,肽类原料占主导,多达14款。
植物原料领域,中草药资源成为化妆品新原料的重要来源。25款植物原料中,13款属于中草药植物资源。
譬如,蓝玉簪龙胆(Gentiana veitchiorum)花提取物、蓝玉簪龙胆(Gentiana veitchiorum)提取物、红景天苷、独一味(Phlomoides rotata)提取物、粗茎秦艽(GENTIANA CRASSICAULIS)根提取物均属于宝贵的藏药资源。
政策明确鼓励开发传统优势植物资源,推动企业聚焦地域性珍稀物种,形成原料差异化壁垒:广西倚靠被誉为“植物界大熊猫”的珍惜植物金花茶,开发出金花茶花提取物和金花茶叶提取物;
云南发掘多种高原/山地环境下生长的珍惜植物,如滇牡丹、球药隔重楼、南方红豆杉;更有植物物种名称自带地理区域,如天山雪莲、岷江蓝雪花、东北刺参、浙江红山茶等,尽显地方特色。
中国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的爆发式增长(从2021年年备案6款飙升至2024年90款,4年增长14倍)主要得益于政策优化和技术指导的双轮驱动。
1、分类管理与技术要求优化,国家药监局2025年发布《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》,对国内外首次使用的新原料减免部分毒理学试验,对已有安全使用历史的原料简化评估要求,显著降低企业研发成本。
2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将安全监测期满的原料(如N-乙酰神经氨酸)纳入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Ⅱ,明确使用限量和标准,增强行业信心。
3、审评效率提升与同步申报机制。
(1)推进新原料与关联产品同步申报,优化智慧审评系统,缩短上市周期。
(2)对创新性强的新原料设置优先审评通道,加速转化应用。
4、技术指南与沟通机制的精准支持。
(1)中检院技术规范的细化,发布《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信息更新技术指南》,明确允许更新的情形(如生产工艺优化、质量标准提升)及操作细则,减少企业合规不确定性。
(2)通过“技术问答+培训课程”解答共性问题,如新原料判定、安全历史数据利用等。
(3)全生命周期监管闭环,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监测机制,持续收集不良反应数据,形成从研发到上市后的风险管控。
东耳观点:政策端通过“减免+简化+提速”组合拳降低制度性成本,技术端以动态指南和沟通机制扫清申报障碍,企业端则依托技术突破实现原料国产化与高端化。三者协同推动了中国化妆品新原料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东耳文传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身份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614638114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!